还在迷信【三分法则】?国外摄影师细说三分法则的10大误区
分类:Skills · 技巧 | 由Minikido 发表于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下午 9:18
误区3:【三分法则】可以让画面充满动感
这简直是不符合事实,只把一个主体放到一个点上而不考虑整体是不能让你的构图产生运动旋律的。
当我们使用完形心理学的“连续性法则”,我们会发现更多创造运动和个体的方法,来创作充满动感的图像,其中最赏心悦目的就是藤蔓花纹式的动感。
这个曲线的元素并入你的艺术创作可以让你的画面充满动感,画家们也大量的运用在他们的作品中。
另一个可以创作动态的技术叫做“巧合”。这是一种“边对边”的关系,就是通过边对边或者上对下的一种方式来统一多个元素创造出动态感。
这不是一条你可以用来参考的“实线”,它可以被隐藏、被打破,还有一些充满魔力的轨迹,它可以轻松的弥补差距。
在这幅照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Annie Leibovitz在模特四肢的姿势中运用了“边对边”的关系。
我们也可以看到达芬奇和布格罗也在他们的绘画中用到了“边对边”的关系。
误区4:【三分法则】让主体偏离中心
首先,是谁规定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间就是不好的?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相信这个说法?
完形心理学里有一条对称定律,对称定律表明人类的大脑总是在试着找到视觉上的平衡,所以如果我们在运用【三分法则】构图的同时,就需要一个对应的物体来保持画面的平衡感。如果缺少这个对应的物体,我们的构图就是缺失平衡感的。
垂直线上的平衡、水平线上的平衡,我们必须懂得怎么去控制这些,才能让整个画面的构图达到合适的平衡感。
下面这幅照片是我拍的,我将主体置于了画面的中心部位,但是因为考虑到了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平衡,使得整张照片给人一种舒适的平衡感。
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忘记【三分法则】,因为根深蒂固的【三分法则】,使得我在以前的创作中只考虑把主体放在这个点还是那个点,却忽略了整张照片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