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片的过程
分类:Skills · 技巧 | 由胶片的味道 发表于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下午 9:37


为了让一整条的底片能够顺利和显影药水充分作用而又不会让底片之间互相接触到,我们使用冲片专用的底片轴来固定一整条的底片。底片轴当中有固定的空隙可以让药水顺利来回流通,又不会让底片彼此碰触到而造成块状污染。
而这其实也说明了卷片的重要性,如果卷片过程当中发生底片碰在一起的情况而没有发现到,那就等于注定了将会出现显影失败的结果。尤其卷片过程是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完成,想要知道是否卷片成功,就只有靠手感来查觉了。接下来将会介绍卷片的方法以及如何检查卷片是否成功,只要多练习就可以大大降低卷片失败的机率了。
在这里为了解说方便,所以在明亮的环境下做卷片流程的介绍。实际上卷片是要在全黑的环境中进行,这一点请特别注意。卷片的步骤如下:
1. 在底片轴的中心有一个小夹子,目的是用来夹住底片的片头。值得注意的是,135 底片的最前端通常都是圆弧状的,为了让夹子顺利夹住片头,我们可以先用剪刀将圆弧处剪齐。
2. 由于片轴的宽度被设计成比底片的宽度稍窄,以便让底片固定在片轴之中。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卷片时,全程都必须用手指轻轻的将底片两侧捏弯以便进入片轴轨道。万一不小心捏得太用力,底片就会被捏出弧形的凹痕。之后在放大时就会在相片上出现弯月状的白斑,这是要极力避免的状况。另外也要避免手接触到底片的药膜面与片基面,以免留下指纹。

如图所示,要是太过用力捏挤底片,那么底片上就会出现像弯月一般的弧形。如果这样的弧形出现在底片上有影像的部位,那么放大成相片之后也将会有弧形的影像出现在相片中。和前面的块状污染一样都是底片本身的损伤,这种弧形现象也是没有办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