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胶片相机?几个问题与论点


对数码摄影常有的批评是,使用者常耗费大量的快门在拍摄同一个景象,也就是乱枪打鸟,透过这样的手段来产出优质的照片。这种手段是合理的吗?是有技巧性的吗?是符合摄影的精神的吗?这样的争论经常会出现摄影「决定性的瞬间」的论述,强调在摄影的精神里面,使的某张照片不朽或有价值的原因,在于他捕捉了这个世界上某个决定性的瞬间,将其纪录下来供后人观赏与思考。
但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在数码摄影流行以前,已经是胶片摄影师拍摄的手段之一。著名的摄影师亨利‧卡提耶─布列松就曾经为了拍摄出自己理想的景象,来来回回拍摄同一个场景,在从冲洗出来后的胶片中选择最后的成品。
但是在现代,我们这些使用胶片拍摄的使用者会不自觉的受到每张胶片成本上的考虑,进而使得拍摄的节奏放慢。这种态度强烈的表现在我们使用数字相机与胶片相机快门数的不同上面。随着这种态度趋向的集中,胶片摄影成为慢速的摄影,摄影师强调为了捕捉决定性的瞬间所必须具备的技巧与构图概念,强调每卷胶片的成功率,主张摄影师必须细部的检视摄影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取景、构图、决定光圈与快门(而胶片已经决定了ISO值),以及到了暗房阶段的冲洗与显影。
透过对摄影这项行为的细部检视,每一次快门都重复出现着:「我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这样拍摄前的思考成为现代社会里胶片摄影与数字摄影的一个不同。
并不是说数码摄影在某个环节上偷懒了,缺席了。如果我们也愿意放大检视数码摄影,它依然具备同样的步骤,甚至到了暗房阶段,就像不同的摄影师会洗出不同风格的照片,不同的数字相机套用了不同的风格档,不同的摄影师使用不同的数据来呈现他的照片。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最大的不同惟在于数字的实时显相,透过数字机身来浏览所有已拍摄成果,这是胶片摄影所不足的──胶片摄影冗长的工序使得显相和拍摄有着距离,而数码摄影的拍摄与显相是没有距离的。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数码还是胶卷……摄影的方式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说用胶片拍照就要小心谨慎,而用数码拍照就可以胡乱连拍……那么你就搞错了使用相机的目的了~~~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拍好片才是目的~~不论你手中拿的是什么相机……思考都是最为主要的……你觉得这个地方有你想要的东西~~瞬间杀掉一卷胶卷又何妨~~好的瞬间不会总能遇到的~~~如果在你的心里胶片成本比时机还要贵的话就不要用胶片拍照了……对你没什么好处……反之亦然,如果这个瞬间没有给你按第二次快门的机会的话,那么你有上百万次快门的数码相机也只值得你按一下……把握不到,拍再多张也是徒然……如果理解这个道理,那么用数码还是胶片都是一样的……其实我觉得数码与胶片的真正差别在于两者的后期……数码的后期更容易让人操控,一台能运行某种图片编辑软件的电脑和一个不错的显示器就可以做很丰富的后期了……再有一台照片打印机,你就几乎可以完全掌控你自己的照片的后期了……很便捷~很快速~很easy~~大多数人都能接触得到~~~而胶片的后期却远远没有那么直观,那么easy……且不说现在很少有人体会的放大技术……即使是冲洗胶卷也很难完全掌握……而现在更多的人是把拍完的胶卷拿去店冲和扫描,最后用数码冲印放大……不得不说这么做多少有点暴遣天物……其实相比现在的数码摄影,胶片摄影更多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工艺品……如果能够完全体会冲洗胶卷和手工放大的过程那么不难体会胶片与数码之间巨大的差异……而如果最后只是沦为数码时代的另一种体验方式的话,那么不得不说……这样的“胶片摄影”意义还是不大的……随着胶片时代的退落……想要完全体验完整的胶片后期已经越来越难了,这个不仅仅要有经济上的宽裕,还要有时间上、空间上的允许……但不得不承认现在胶片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而在使用上,数码摄影会让你更快速、更便捷的制作出自己的作品……这是胶片所无法达到的……作为一个胶片爱好者……我必然希望使用胶卷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但从摄影本身的角度来讲……胶卷也只是一种感光元件而已……与现在的cmos一类数码感光元件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更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被替代也是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