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中引导线的作用
我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就被一幅画面所吸引,虽然乍一看这张照片可能并没有什么太过有趣的地方,但是我们却并不确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就开始注意这个画面,使得这个画面在众多画面中脱颖而出吸引我们的视线。
而这隐藏的吸引力,就来自于引导线,是它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并推动着照片中的内容的发展。
虽然摄影本身是一门需要解释的艺术,但是我们却并不是总能够直接就解释出我们对一幅画面的喜爱,这好像是一种天生的感觉,在并没有对画面做出细致研究的前提下就喜欢上这个画面,很多时候这都要归功于构图。
构图的方式有很多,但每一种构图里面,必不可少的就是引导线,它是组成构图的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引导线可能真实存在,它会像扶梯的扶手或者马路上的线条那样突出,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更多的时候它都是被隐藏在图像之中的,无论是摄影师的刻意选择还是以自然的导向为本能,引导线都已经融入到了图像之中。而在阅读图像的过程中,我们的视觉总是会本能的被引导线所吸引,顺着引导线的顺序去阅读影像。
对于一些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寻找隐藏的引导线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事实上,拍照和其他技巧一样,同样存在经验主义,根本不会有什么看一篇文章就学会的技巧,总是在纸上学习也并不能帮助你拍出好照片,最重要的是拿起相机多拍,拍的多了,自然而然的也就熟练了。
因此日常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在我们平时观察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要试着去寻找能够引导画面的线索,拍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自然寻找引导线的效率也就高了。在以后的拍摄中,也就可以本能的直到相机要如何定位,如何正确的获取引导线。
在街头摄影中,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能只有几秒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内去完成一幅构图并且按下快门记录。对于街头摄影师而言,完美的构图可能并不存在,但我们还是要努力让自己在第一时间获得较为正确的画面。
其实说起来视觉构图并不是从摄影开始才有的,摄影术才不过诞生一百多年,而在绘画中,同样作为影像艺术,早就在利用构图来说故事了。
构图对于绘画来说可能很简单,因为它完全可以由画家在空白的画纸上所创造,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由画家随心添加。但是对于摄影师来说,他必须要遵循现场环境所带来的限制。
在 Leonardo Da Vinci 的经典名画「最后的晚餐」中,我们从欣赏这幅画的第一眼开始,视觉的重心就会放在画面的主角,耶稣身上,因为整个画面都在围绕着这个主角,包括每一名角色以及现场的透视关系,都是围绕着中心焦点而建立的。
关注的中心确定了,故事自然就很清楚了。
由此可见,引导线并不是由谁发明的,而是早就成为了我们对美学感觉的一部分。
引导线影响着观看者的视线的移动以及对于图像的感知,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引导线的贡献是加深观看者对于影像的理解。
大家对于引导线的理解,可能会认为引导线必须要成为构图的一部分,要严格的按照构图分割存在于图像之内,其实并不必要,就像上面所说的,引导线的主要作用还是引导视线的移动从而达到加深对图像的感知。
当然引导线可以是笔直的,像是下面这张照片中墙上的腰线,以及天地墙的分界。
像是布列松的这张经典作品,引导线就存在于栏杆之中,用弯曲且运动的方式来引导观看者的视线运动。
Photo by Henri-Cartier Bresson
当然,引导线只是一个概称,并不仅仅包含线条,你甚至可以利用图像中的一些标志性的符号来引导视线,像是下面这张照片中的箭头。
现场的透视关系更加容易成为引导视线的引导线。
Photo by Alfred Eisenstaedt
Photo by Henri-Cartier Br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