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难求
加入到收藏列表近来有本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十分热门。匠人、匠心两个词又开始在国人中流行开来。
前几日,发现路边有一家面馆,上面的招牌赫然写着匠心精神。这家店呢好像是新装修的,虽然没有走进去,不知味道如何,但是现在连路边的面店都开始标榜自己有匠心精神的时候,那么就来讨论下到底什么是匠心。
匠心源自于中国,也消失于中国。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建筑重新刷新,脱胎换骨;因为皮影戏没有VR有趣我们宁可舍弃也无人继承;一家开了很久的小食店因人气旺盛口味开始走下坡路;老牌的伞具质量却越来越差…..诸如此类,在中国很多职人都失去了心,何来匠心一说。于是消费者开始对国外市场蜂拥而至,结果买回来的却也是made in china。讽刺至极。
电影《百鸟朝凤》中,当大众都不喜欢听唢呐的时候,仍有一人深爱着它。匠心要的是不计回报的爱,是全身心的投入。然而所有的坚持逃不过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吸引人们的不再是独具一格的手艺,取而代之的是绚丽的外表及低廉的价格,随之而来的也许是糟粕的品质。器物都是具有灵魂的,价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原材料的缺失与简陋。
日本民艺大家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写:“我认为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在时光的流逝中,很多手工匠人都败给了一个事情:创新。虽然他们依旧热爱着自己的职业并为之付出一生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时代在变,社会的发展会赋予每一个时代不同的标签,创新是新时代的标签。创新与保留两者兼备的时候是困难的。当你只不过认真完成了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说自己具有匠心精神,真正的职人并不是这样。他们是投入的,是忘我的,是享受自我的。在创新的同时,保留了最传统质朴的制作工艺,灵气与品质并存。既然如此迫切地呼唤匠心精神,那么所有以此标榜的商业行为都将是可耻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