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品No.74 摄影,填补走向破碎的记忆
分类:投稿作品 | 由wwl007_piero 发表于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下午 1:05
匆匆走过,邂逅一瞬又一瞬,
这一切,混合着时间,堆砌成破碎的记忆。
可曾记得,童年里谁与自己分享了糖果?
又有哪些人,与自己扭打在学校的某些角落?
终于还是体会到了“岁月”的真正含义——遗忘。
曾经,带着各种天真,摆弄着我那台傻瓜机,
可以认为那时的照片都是漫无目瞎按的结果,但仔细想想,也不全如此。
想把挂历上的风景拓下来;想和小伙伴在少年宫“到此一游”;
想在春秋游时把公园那些花花草草“带”回家,以及,等等。
摄影,
既然是一种让人兴奋与愉悦的事,
那就应该以此为乐,乐在其中。
看见什么,抓起相机,把光影留在介质上,
清晰、模糊或虚无。
一些人看了我拍的一些照片,
会说,
把大家拍得这么丑,有什么意思?
是的,言中。
美,沉重的话题,诚然,我也倾向留下更多的美,但生活不止于美。
谁又能保证康德没有对自己的排泄物产生过爱慕之情呢?
丑陋、虚伪、残酷、邪恶以及等等,没有哪个世界是完美的,
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镜头里的世界呈现着非凡的同一性。
我只是随着我的心情,按下快门,
或美,或丑,愉悦亦或悲恸,
心里想的,只是更多地去记录罢了。
摄影的意义为何?
出于人类本能的模仿欲?
还是“到此一游”的宏大叙事?
对我来说,答案是
“工作之余,按下快门,产生时间的碎片,
给我带来快感,像毒品一样让我浸淫其中”。
我并不认为上述观点只是一个自大狂毫无审美判断地孤芳自赏罢了,
我记录的不是只是美,而是“有意思”。
有意思、或没意思,每个人都有主观定义的权力。
对艺术批评的权力在每个观众自己的手里,
对“是不是艺术”的判定更不是批评家和艺术家说了算,
几十年前就已经讨论过“话语权”,翻炒陈词滥调毫无意义。
通过简单粗暴的快门,
得到了物相,得到了瞬间,
在不久的将来,以此修补即将残破的记忆。
舞台上有太多的人,
或装疯卖傻、
或慷慨陈词,
抑或沉默寡言!
那么,舞台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