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胶片复兴之年?
加入到收藏列表2017年才刚刚过去两个月,就接二连三的传来关于胶片的好消息,先是柯达公司决定复产早已停产的经典正片 E100,而后曾是世界第四大胶片生产厂商的意大利 Ferrania 宣布将对自己旗下经典的 P30 胶片改造复产,紧接着法国胶片生产商 Bergger 也决定退出新款黑白胶片 Pancro400,胶片生产商 ADOX 甚至决定扩建自己在德国的胶片生产工厂,扩建后的产能将达到之前的两倍,并计划在瑞士收购一个新的工厂用于胶片的生产。
另一边,一个叫 Lab-Box 的工具开始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募集资金以制造生产一种便携式胶片冲洗装置,让我们可以简单的在家冲洗120或者135格式的黑白胶片。
而来自 Ilford、Kodak、以及 Film Ferrania 这些胶片生产厂商的内部数据,大量的迹象表明,今年会是胶片复苏的一年,他们对胶片的前景感到乐观。
Ilford表示,根据他们的销售数据显示,这种复苏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在过去的三年内,几乎每年的销量增长都超过了 5%,而真正的兴趣从现在开始才会达到高峰。
不光光是很多曾是胶片用户的老摄影师的回归,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拍摄胶片的行列。根据 Ilford 2014 年的一项调查数据,将近三分之一的用户都在 35 岁以下, 24-35 岁这个年龄层占了绝大多数。
胶片行业在过去十五年在数码相机的发展和推广下,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些执着于胶片相机或胶片生产的厂商,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不是破产重组(Kodak),就是干脆关门大吉(Rollei),最好的结果仿佛就是卖给其他厂商,注入另一种血液得以重生(Minolta、Pentax)。而那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数码相机的厂商,则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成为市场上新的领导者。
在胶片厂商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的背景下,富士却坚强的活了下来,依然在不间断的生产胶片,这全要感谢富士在数码相机行业上的巨大投入,并带来的高额利润,由于胶片并不是它所过度依赖的单一产业,所以它可以不放弃生产胶片产品。
但是最近几年,数码相机的生意其实也不太好过,尤其是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更多的用户发现自己并不需要太过专业的相机,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能拍照能记录生活的设备,手机的发展完成了这一使命,尤其在 iPhone 4 面世以及 Instagram 等专业图像社交 app 推出之后,对于普通民众,相机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仿佛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出门旅游的时候可以带出去拍一些游客照,一年用个那么一两次而已。数码相机的销量也在逐年下降。
就连正值百年大庆的 Nikon 也出现了巨额财务亏损,步履艰难。
Film Ferrania 曾经是世界第四大胶片生产制造商,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冲击,以及胶片市场的萎缩,他们不得不于 2009 年停止的胶片生产,而在 2014 年一次成功的众筹活动之后,他们得以重新启动公司,而后他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将胶片产品带回给用户。
ADOX 是德国的一个小型的胶片生产商,以生产细腻的小颗粒,精美的黑白胶片而闻名。在一系列胶片厂商复产的利好消息的影响之下,他们最终决定将正在使用的工厂扩建一倍以达到更大的产能。
Kodak 所经历的大风大雨更能说明一切,曾经的胶片世界的王者在数码浪潮下被打的体无完肤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重组。在宣布破产的三年后,他们放弃了自己最得意的产品,那个曾经在保罗西蒙的歌里被歌唱过的,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最爱的胶片,Kodachrome。
但是最近他们应该过的还不错,不但发布了全新的智能手机,并且宣布复产旗下胶片。
从放弃了他们曾经赖以为生最后却形同鸡肋的胶片产业,到重新决定继续生产它,Kodak 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商家不是慈善家,做生意不能靠情怀。他们都在同一个时间点选择复产停产已久的胶片,一定是因为对市场的乐观,并且看到了一定的前景。
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在本世纪初所经历的那样。当时很多的摄影爱好者选择从胶片转移到数码,因为在当时数码是新鲜的,新潮的,而现在对很多刚刚接触摄影的人们来说,胶片恰好是新鲜的,有情怀的存在。
重组后的 Kodak Alaris 总裁 Dennis Olbrich 说:「由于不同的拍摄美学,也由于工作流程的不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摄影师重新拍摄胶片,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胶片摄影。所以我们毫无疑问的看到了胶片复苏的迹象。在公司内部,我们一直都在讨论重新推出幻灯片的可能性。」
而现在,他们决定重新复产 Ektachrome,据说他们还有计划再复产一款经典胶片,只是现在还没有公布是什么。
但是不可否认,Ektachrome 只是一个开始。
在过去的五年内,胶片行业已经没落到只有两家厂商依然在坚持生产幻灯片 —— 富士和 AGFA,虽然在富士的在产名单里依然有那么几个型号的幻灯片依然在产,但谁都知道,产量的减少造成了价格的不断上涨,价格的上涨又加速了需求的锐减,这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冲洗店甚至都终止了 E-6 工艺的冲洗,不再接收正片。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Kodak 只是在进行一场赌博,Kodak 可能并不会从复产的胶片以及新推出的超八摄像机中赚大钱,但是对他们而言,重新树立品牌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那个曾经拥有超过 70% 的市场占有量,全球员工超过 8 万,市值最高时候达到 310 亿美元的 Eastman Kodak 早已不在,现在的 Kodak ,是新生的 Kodak Alaris。
对于 Kodak 来说,后面的路也许会很艰难,不过他们不会放弃,这曾经是他们的起点,他们靠胶片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影像帝国,但并不会是终点。
在最高峰的 90 年代末期到 21 世纪初期,胶片的年均消耗量甚至达到了数十亿卷,而现在连当时的 1% 都不到。但是依然有数千万卷的市场。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年轻摄影师,一个崭新的胶片用户群体正在崛起。
胶片摄影当然永远不会再重现当年的盛况,但是我们依然乐观,依然相信,胶片永不死。
延伸阅读:
参考文章:
2017 WILL BE THE YEAR THAT FILM MAKES ITS BIG RETURN
2017: The year that film returned